人工智能解析:关于什么是人工智能及其工作原理的快速指南
2025年10月6日
今天的人工智能 (AI) 主要指的是训练在海量数据集上的生成系统,它预测下一个最可能的单词、像素或声音,以按需创建新内容。这些模型能够遵循指令、适应上下文,并协助完成从写作和研究到设计和编码的一切任务。
因此,人工智能迅速成为大多数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为我们依赖的应用程序、工具和服务提供支持,推动自互联网以来最大的技术变革。但人工智能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我们今天使用的系统是数十年持续进步的结果。以下是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人工智能的历史
我们所知的人工智能是数十年创新的产物,每一波浪潮都在建设上一个。从1950年代早期的基于规则的系统到机器学习的兴起,再到今天的生成模型,每个阶段都使计算机更接近理解和创造,像人类一样。
基于规则的人工智能 (1950年代–1980年代): 遵循严格、预设的“如果这样,那么那样”规则的简单系统。
示例:如果付款金额少于100美元,系统将始终接受支付。
机器学习/ML (1990年代–2010年代): 我们开始教计算机从数据中学习模式,而不是编程每一个规则。
示例:你向系统展示1000张猫的图片,它在没有明确指令的情况下学习猫的样子。
深度学习 (2010年代–2020年代): 使用称为神经网络的高度复杂结构的机器学习来处理大量数据。这导致了图像识别、理解语音和高级翻译等突破。
生成式人工智能 (今天): 当前的浪潮,模型可以通过学习现有数据的模式来创建新的、原创的内容(文本、图像、视频和代码)。这不仅仅是识别和分类事物的问题。
人工智能的关键术语
在深入探讨之前,让我们定义使现代人工智能得以实现的关键概念。
概念 | 它是什么? |
机器学习 (ML) | 教计算机从示例中学习,而不是明确编程。 |
神经网络 | 一种计算系统,受人类大脑工作方式的启发,具有多层连接的“神经元”,用于处理信息。这些网络可以找到人类永远不会想到的极其复杂的模式。 |
自然语言处理 (NLP) | 专注于使计算机理解、解释、生成和响应人类语言的人工智能领域。 |
大型语言模型 (LLMs) | 强大的深度学习模型,NLP中训练在大量文本数据上以理解和生成类人语言。 大型语言模型可以处理如写作、总结、翻译、编码和回答问题等丰富多样的语言任务,而无需为每一个具体编程。 |
现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
虽然这是一个简化的说法,你可以把人工智能视为一个三步循环:它学习、预测和改进。
训练 (教导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模型接收大量数据(例如,整个互联网、书籍、代码)。它通过寻找统计模式和关系进行学习。
推理 (使用人工智能): 用户向模型提问(提示)。模型使用在训练中学到的模式预测最佳输出(答案、图像、代码)。
学习/优化 (变得更好): 工程师根据反馈不断微调模型,以提高准确性、减少偏见和增强安全性。
人工智能能力的三种类型
并非所有人工智能都是平等的。以下是不同层次的人工智能的思考方式;从我们今天拥有的到未来可能存在的。
窄人工智能 (ANI): 这就是我们现在拥有的。 被设计和训练执行单一任务或有限任务集的人工智能。示例:图像识别、语音助手、Netflix推荐。
人工通用智能 (AGI): 这尚不存在,但它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 能够理解、学习和在任何任务中应用智能,达到与人类相当的水平的人工智能。
超智能 (ASI): 这纯属理论上的未来。 假设的人工智能,在几乎所有认知方面超越人类智能,包括科学创造力、普遍智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工智能的现实世界应用
医疗保健: 分析医学图像、预测患者结果、药物发现
金融: 诈骗检测、算法交易、信用评分、个性化金融建议
营销: 客户细分、内容生成、广告定位、聊天机器人
制造: 质量控制、预测性维护、供应链优化
交通: 自动驾驶车辆、路线优化、交通预测
客户服务: 聊天机器人、情感分析、自动响应
创意工作: 内容写作、图像生成、音乐创作、视频编辑
软件开发: 代码补全、错误检测、自动测试
使用人工智能时常见的挑战
人工智能并不完美。虽然人工智能工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获得,但它们带来了一些值得理解的现实局限性和风险:
幻觉: 人工智能模型有时会生成自信但不准确或完全虚构的信息。
偏见和公平性: 模型可能反映或放大其训练数据中的偏见,从而导致扭曲或歧视性的结果。
隐私和数据使用: 人工智能通常依赖于大量数据集——有时从公共来源抓取——这引发了关于所有权、同意和透明度的问题。
依赖和误用: 对人工智能在决策或创作工作中的过度依赖可能会削弱批判性思维或传播未经检查的错误信息。
人工智能的未来走向
我们正站在技术历史的关键时刻。我们开始看到将文本、图像、视频和音频融合为统一体验的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我们依赖于不仅响应而且在我们代表下采取有意义行动的代理人工智能,如安排会议、进行研究,甚至管理复杂的工作流程。随着设备上人工智能的成熟,我们将拥有更快速、更私密的系统,直接在我们的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上运行,随时随地可用,甚至离线。
但这里有个关键点:正如计算机素养在1990年代变得至关重要,互联网流利度在2000年代变得重要一样,人工智能素养正在成为这个十年的基本技能。你不需要拥有计算机科学的博士学位; 只需好奇心、乐于尝试和对基本原理的理解。
人工智能革命已经来临。问题是:你将如何使用它?
我们刚刚开始提供这些指南。想要收到它们吗? 订阅,我们会在每次发布新内容时让你知道。




